
体育播报7月9日宣 《人民日报》撰文谈到“苏超”联赛,文章认为, “苏超”的对立面不是国足,两者应该互为支撑。
“苏超”热度不减,上周末南京与苏州的“江苏一哥”之战吸引超过6万名观众到场,创下“苏超”赛事上座率新高。
这份热情令人振奋,但随之而来的某些声音也值得注意与思考。“苏超”走红以来,网络平台出现一些失实言论,比如所谓“足协搅黄‘村超’,又要去指导‘苏超’”的谣言;也有网友借“苏超”之名贬低国足和中超,将相关比赛画面变成嘲讽国家队球员的素材。
中国男足无缘美加墨世界杯,确实伤了很多球迷的心,大家“爱之深、责之切”,以“苏超”之火讽国足之弱不难理解。但如果一味迎合流量、脱离事实,不仅扭曲了“苏超”的意义,也无助于中国足球生态的健康发展。
从贵州“村超”到江苏“苏超”,这些草根、业余足球赛事之所以能够火遍全国,并不是因为球员水平有多高,而是它们让群众唱主角,让足球真正“接了地气、聚了人气、暖了人心”;并非依赖资本驱动或专业包装,而是借助“体育+文旅”的融合路径,释放出强大的社会动能;并不仅仅源于足球本身的魅力,更在于激发了中国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,以及那份直抵人心的体育热爱。
不过,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,“苏超”火了,不等于中国足球就能好起来;“苏超”好了,也不能替代中超等职业联赛的作用。对当下正处于低谷的中国足球来说,要真正实现发展与振兴,必须“几条腿走路”,离不开深层次、系统性的变革,涉及人才培养、青训体系、职业联赛等多个方面,绝不是靠一名教练、几个球员就能解决的。
“苏超”“村超”等社会足球赛事,是扎根基层、聚拢人心的“热身赛”;而职业联赛、国家队,则是足球竞技的“主赛场”。两者不是互相抵消的对立关系,而应是互为支撑、彼此成全的共生结构。
“苏超”的对立面不是国足,它更像是中国足球的一面镜子,映照出足球之于这片土地最真实的温度与希望。如果“苏超”的热度,能让更多孩子爱上踢球,让更多家长愿意送孩子去踢足球,那中国足球就多了一份可能和希望。
阿斯:皇马依然坚持既定战略,对阿隆索保持信心!
体育播报11月14日宣 皇马在上周的西甲联赛中与巴列卡诺战平,据《阿斯报》的报道,皇马依然坚持既定战略,不受外...
2025-11-14
BBC:曼联改革初见成效,亏损在可管理范围内预计最终将实现盈利
体育播报11月14日宣 接手曼联之后,拉特克利夫对俱乐部组织架构、员工培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,《BBC》披露了...
2025-11-14
记者:普利西奇和亚沙里今天将参加AC米兰的友谊赛
体育播报11月14日宣 记者Pasquale La Ragione报道,普利西奇和亚沙里今天将参加AC米兰的友谊赛。记者表示,两名...
2025-11-14
记者:国米认为邓弗里斯伤势无大碍,球员返回意大利明天接受理疗
体育播报11月14日宣 据记者Matteo Barzaghi报道,国米认为邓弗里斯伤势没有大碍。国米边卫邓弗里斯在荷兰队训...
2025-11-14
安帅:巴西近两次世界杯夺冠都有优秀前锋,但依赖的是坚固的防守
体育播报11月14日宣 在集齐五大联赛冠军并拿到欧冠冠军等诸多荣誉后,安切洛蒂选择了前往巴西执教桑巴军团。...
2025-11-14